<
西南径流变化与适应边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日期:2017-10-20访问次数: 字号:[ ]


会场

会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主任李万红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我院院长张建云讲话

颁奖

听众提问

听众提问

西南河流源区是我国重要江河的发源地,集中了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型水系。作为我国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区,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每年的出境水量约为5000亿m3,接近我国年总用水量的6000亿m3。该区域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其水资源情势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在此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了“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开展2年多以来已有60多项项目获得资助,如何对项目成果进行有效地集成,实现成果升华与凝练,建立中国科学家首创性的科学成果是目前项目的迫切需要。作为第二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的重要分论坛,2017年10月20日,西南径流变化与适应边会在南京召开。边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共同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主任李万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张建云,清华大学教授,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倪广恒,清华大学副教授、重大研究计划学术秘书田富强参加了本分论坛,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关铁生主持了开幕式。

西南边会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对已立项项目的定向邀请报告,共收到论文17篇,安排报告17场。本次会议邀请的各位专家都是在各自课题中做出突出研究的学者,大家围绕“径流成分解析、气候变化驱动下流域下垫面协同变化的径流效应、梯级开发下河流环境质量变化及累积效应、变化环境下径流适应性利用”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各自课题的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果,通过构建西南河流源区径流研究观测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了变化环境下径流预测、梯级水库影响下河流生源物质迁移转化、供水-发电-环境互馈关系演进等的模型,提出了西南源区径流适应性利用模式和对策。会上大家就西南河流源区中涉及的气候变化下高寒区水文模拟、冰川冻土监测、草场退化、水利工程影响等关键课题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教授参与了整个分论坛全程,认真听取了各个汇报,并有针对性地对研究成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主任李万红要求各课题负责人进一步凝练成果,并积极思考和总结对重大研究计划的贡献,以促进项目集成工作的顺利开展。

会议促进了西南径流重大研究计划中各课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对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研究的相关认识,将有效地推动各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整体项目集成,为实现项目的总体科学目标奠定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南科院联系电话:025-85828808  网站联系电话:025-85828808  苏ICP备05007122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