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学术交流
《岩土工程学报》2019年第7期中文摘要
日期:2019年07月16日 13:52:29点击数:字号:【

基坑开挖引起隧道水平变形的被动与注浆主动控制研究

郑  刚1,2,潘  军1,程雪松*1,2,白如冰1,杜一鸣1,2,刁  钰1,2

(1.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2.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天津 300072)

摘  要:对于邻近基坑的地铁结构保护问题,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加强基坑自身支护体系、优化开挖方案等被动控制措施,此类方法缺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控制隧道变形的适时性和主动性,且会造成基坑造价提高、工期延长。以某邻近地铁结构的大面积基坑工程为例,分析了基坑施工中地铁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注浆对土体及隧道水平变形主动控制的试验及应用实践。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几种隧道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并进行了注浆方案的优化研究。工程案例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基坑分区分期开挖、分仓开挖、加强支护体系等被动控制措施具有较大局限性,而适时注浆主动控制隧道变形技术较为经济有效。在注浆策略上,多排孔注浆时“近距离、多孔位、小方量、由远及近”的注浆方案优于“远距离、少孔位、大方量、由近及远”的方案。主动注浆控制技术具有成本低、工期短、适时控制隧道变形等优点,条件适当时明显优于分区分期开挖等被动措施。

关键词:基坑;隧道;注浆;水平变形;主动控制;被动控制

基于频率步进原理的TDR研制及在土体含水率测试中的应用

陈仁朋1,2,3,陈  卓1,2,3,陆  明4,刘惠斌4,王晨光4,卢  玉4

(1. 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2;2. 湖南大学国家级建筑安全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2; 3.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4.天津特利普尔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摘  要:基于时域无载频脉冲原理的时域反射法(TDR)能够快速准确测试土体含水率,在岩土工程领域有广泛用途。但是目前TDR测定仪器均为进口,国外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介绍了一套基于频率步进原理的TDR,利用该原理信号源输出的频率分量能够精确获知,接收信号中的噪声有效被抑制;研制了探针转换器,避免在常态测试区域出现测试盲点,提高测试范围和精度。最后通过水、空气及土体3种介质中含水率测试对比试验,验证了新型TDR测试设备的有效性。

关键词:时域反射法;频率步进原理;体积含水率

基于Pasternak地基的盾构隧道开挖非连续地下管线的挠曲

林存刚1,2,黄茂松*1,2

(1.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  要: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地下管线挠曲的准确预估对于其损伤评估与防护控制至关重要。引入Pasternak地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推导了盾构隧道开挖地层损失下带接头管线的挠曲解答。经与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及连续弹性解对比,验证了该理论解答的适用性及其在运算效率方面的优势,并给出了地基剪切刚度的取值建议。参数分析发现,接头刚度会对管线挠曲产生显著影响,随接头刚度的增大,管线最大挠度降低,挠曲线形态趋近于连续管线;此外,接头数量及其分布也会对管线挠曲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随接头数量的增大而削弱。

关键词:盾构隧道开挖;地层损失;带接头管线;挠曲;有限差分法;Pasternak地基

强夯的物质点法模拟及其能量转化规律分析

张芮瑜,孙玉进,宋二祥*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北京 100084)

摘  要:提出大应力范围内的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适用于分析强夯等作用下的土体变形问题。对刚柔接触算法进行了修正,用物质点法结合提出的本构模拟了强夯过程。与其他数值模拟将荷载假设为三角形应力波作为输入荷载不同,通过输入夯锤与土体的碰撞速度实现加载。模拟结果与承德机场4标段某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照,吻合较好。提出强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率的概念,对能量转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研究强夯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模拟分析表明,能量转化率的提高不总意味着每击夯沉量的提高,因为能量在较大范围的扩散可能导致高能量转化率下的低夯沉量;剪切变形过程中吸收较多的塑性应变能,可能会使体积压缩变形吸收的塑性应变能向局部集中。通过数值模拟还发现,重锤低落时的能量转化率高于轻锤高落,一般可产生更大的夯沉量。

关键词:强夯;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物质点法;能量转化率;塑性应变能

水库运行期岸坡消落带红砂岩抗剪与抗压强度劣化机制

张振华,王  野*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目前在水库运行期岸坡消落带环境条件模拟方面,对消落带岩石在库水位周期性升降条件下宏观强度劣化规律进行研究时,主要侧重于“湿干”交替作用环境条件的单一模拟,鲜见对水库运行期岸坡消落带岩石所处的岸坡应力、“湿干”交替和库水渗透综合作用的真实环境条件进行模拟。自主研发了能模拟岸坡应力、“湿干”交替和库水渗透综合作用环境的水库岸坡消落带软岩三轴试验系统,以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红砂岩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并分析了岩石试样的破坏模式;同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获得红砂岩的微细观结构和黏土矿物成分随“湿干”交替作用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岩的峰值抗压强度随“湿干”交替作用次数增加逐渐劣化,其中前4次“湿干”交替过程中,峰值抗压强度劣化幅度较大;第6~8次“湿干”交替过程中,劣化幅度逐渐减小。随“湿干”交替作用次数的增加,红砂岩的黏聚力也逐渐下降,第1~4次“湿干”交替过程中,黏聚力的下降幅度较大;第6~8次“湿干”交替过程中,黏聚力的下降幅度明显减小。随 “湿干”交替作用次数的增加,红砂岩的内摩擦角有所降低,但变化规律不明显。红砂岩中的黏土矿物因水化反应产生不均匀膨胀、收缩,导致碎屑矿物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在宏观上表现为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的劣化;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的劣化使得红砂岩在轴向荷载的作用下更容易发生破坏,是导致峰值抗压强度发生劣化的直接原因,而红砂岩中胶结物胶结作用的变弱是红砂岩峰值抗压强度发生劣化的根本原因;同时,渗透压对峰值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劣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水库运行期岸坡稳定性动态分析与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湿干”交替;红砂岩;强度劣化

十字换乘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王国波,余淼坤,袁明智,李凯达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换乘地铁车站结构由于其显著的空间效应以及其在地下交通线网中的重要性,其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基于某十字换乘车站结构,建立其三维计算分析模型。其中将其简化为两方向相同长度和结构形式的地下框架结构,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Davidenkov模型考虑土体非线性。计算分析了不同地震动类型和幅值作用下换乘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同时,将换乘站地震响应与典型的单体车站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空间效应及抗震性能。基于本文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文中计算分析案例而言,由于换乘站端墙的影响,其空间效应比单体车站强,层间相对变形较小,因此其整体抗震性能优于单体车站。另外,由于换乘站平面尺寸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地震波的传播,因而换乘站降低了土体地表响应,而单体车站则放大了土体地表响应。论文研究成果对换乘车站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十字换乘车站;单体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空间效应

土–地下连续墙–复杂异跨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王建宁1,2,窦远明1,庄海洋*2,付继赛2,马国伟1

(1.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 300401;2.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针对目前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土–地下连续墙–复杂异跨地铁车站结构静动耦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地下连续墙、含单层地下连续墙及含双层地下连续墙等不同情况下异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的存在仅在地震强度较小时能够显著提高车站主体结构的抗水平侧移能力,当地震强度较大时结构的水平位移增大明显;从结构层间位移的角度看,结构下层的层间位移涨幅最大,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存在的计算结果将偏于危险;地下连续墙加强了地铁车站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致使车站结构整体变形性态和内力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结构侧墙端部应力水平明显减小,各楼板端部的应力水平明显增大;本文计算工况中,异跨车站结构的下层中柱是抗震设计时的薄弱位置,其中以双层地下连续墙工况时的结构下层最为危险。

关键词:异跨地铁地下车站;地下连续墙;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性能

土岩变化地层长隧道纵向地震响应解析解

禹海涛1,2,张正伟3,李  攀*4,贺维国5,赵  旭6

(1.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3.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4.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1;5.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6.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摘  要:土岩地层交界面是制约长隧道结构抗震安全的关键控制节点,但现有设计方法均未考虑隧道沿其纵向的地层变化。基于隧道的动力响应特点提出力学模型,将隧道沿纵向简化为两段处于不同地层条件中的半无限长弹性地基梁。通过求解结构的位移微分控制方程,推导出土岩变化地层长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解析表达式,并引入位移相位角模拟行波效应,提出了面向工程设计的土岩变化地层长隧道纵向抗震简化分析方法。通过与有限元基准模型在相同条件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该解析公式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结构刚度、地层剪切波速比等关键因素对土岩变化地层隧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隧道结构刚度越大,结构内力响应越剧烈,隧道地层突变段的内力峰值差越大,地层突变的影响范围也随之变宽;地层剪切波速比越大,隧道地层突变段的内力峰值差越大,但地层突变的影响范围却不受影响。

关键词:地下结构;纵向地震响应;拟静力法;土岩变化地层;参数化分析

基坑开挖引起邻近盾构隧道转动与错台变形计算

魏  纲1,洪文强2,魏新江1,张鑫海* 2,罗经纬1

(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浙江 杭州 310015;2.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摘  要:基坑开挖会对邻近盾构隧道的变形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基坑开挖时卸载在隧道轴线处产生的附加应力,建立了综合考虑剪切错台变形和刚体转动变形的隧道变形计算模型,结合最小势能原理推导出隧道的纵向变形量、环间错台量、环间转角和环间剪切力的计算公式。选取两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邻近并平行于盾构隧道的基坑侧壁的卸荷效应对旁边隧道的影响最大;隧道水平位移最大值附近的管片基本不发生错台变形和刚体转动变形,环间剪切力值也很小;而在隧道水平位移曲线的反弯点处,隧道的剪切错台量、环间转角和环间剪切力值达到最大;在基坑开挖工况下,邻近隧道的水平位移变形模式以剪切错台为主,刚体转动为辅。

关键词:盾构隧道;刚体转动效应;剪切错台效应;基坑开挖;变形模式

双向耦合循环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体应变发展规律试验研究

赵  凯,吴  琪,熊  浩,茅文博,陈国兴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砂土的剪胀与循环应力路径密切相关。针对饱和南京细砂,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HCA)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轴向–扭转耦合循环剪切排水试验,研究了复杂应力路径下饱和砂土的剪胀性及其体应变量化方法。研究表明:双向耦合循环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剪胀由一个完全可逆的循环体应变分量和一个不可逆的累积体应变分量构成,循环应力路径对累积体应变发展规律影响显著;以等效循环应力比ESR作为表征复杂应力路径下动应力大小的指标,饱和砂土累积体应变与ESR值具有事实上的唯一性关系,累积体应变随ESR的增加而线性累积;通过引入参数ESR,提出了双向耦合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累积体应变规准化方法。验证性试验表明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而基于循环直剪试验结果建立的Byrne模型对双向耦合剪切条件下饱和南京细砂的体应变预测偏小。

关键词:剪胀;均等固结;应力主轴旋转;应力路径;等效循环应力比

基于CPTU数据融合技术的黏性土应力历史与强度特性评价研究

刘晓燕,蔡国军*,邹海峰,李学鹏,刘松玉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超固结比(OCR)和不排水抗剪强度(Su)是土的基本力学参数,对土体沉降变形分析和稳定性计算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提出了江苏典型黏性土超固结比和不排水抗剪强度的预测模型。利用特征级数据融合技术(回归树、模型树)与决策级数据融合技术(自举聚合、堆叠泛化)对预测模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将土的超固结比和不排水抗剪强度的预测值、室内试验所得到的参考值以及CPTU传统方法所得到的估计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树预测结果比回归树要好,决策级融合算法可以提高回归树的预测结果,但对模型树的预测结果影响较小;叠加回归树和模型树的预测结果会使其预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比回归树预测的结果要好,但比模型树预测的结果要差;对于几种数据融合模型,OCR预测值大致相当,回归树模型在预测OCR方面稍优于其他数据融合模型,数据融合技术能更好地预测土的超固结比和不排水抗剪强度。

关键词:孔压静力触探;数据融合技术;超固结比;不排水抗剪强度;黏性土

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受拉特性的简化力学分析方法

高  俊,党发宁,杨  超,任  劼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摘  要:目前,沥青混凝土心墙受力变形特性研究尚缺乏简化的分析方法。针对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存在严重的受拉现象,探讨了心墙产生拉应力的机理,结合拱结构的特殊传力机制,提出了减小心墙拉应力的构想,即将直线型心墙堆石坝设计成曲线型心墙堆石坝;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直梁和曲梁理论,构建了直线型心墙和曲线型心墙的简化力学分析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了坝高和堆石料模量对直线型心墙的挠曲变形和拉应力(弯矩)的影响,考察了曲线型心墙减小其内部拉应力的效果。研究表明,建立的简化力学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心墙的受力变形特性;直线型心墙端部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坝高越高和堆石料模量越小,心墙端部的拉应力越大,心墙产生拉破坏的风险越大;曲线型心墙借助挠曲变形使其轴线缩短和将横向荷载部分转化成轴向压荷载以减小弯矩以及增大轴向压力达到减小其端部拉应力的目的,曲线型心墙相较于直线型心墙拉应力减小约42.7%,显著改善了心墙的受拉特性,增强了心墙的安全性。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直线型心墙;曲线型心墙;弹性地基梁

考虑大变形特征的超深冻结壁弹塑性设计理论

张  博,杨维好*,王宝生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冻结法是深厚不稳定、含水地层中最主要的凿井方法,冻结壁设计理论是冻结法凿井的技术核心之一。以往的深井冻结壁(表土层厚度超过400 m)设计理论忽略冻结壁变形对其尺寸、位置的影响,既偏于不安全,又低估开挖土方量。为了考虑超深表土层内大变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应变推导出变形前冻结壁的开挖半径与有效厚度的求解公式,建立冻结壁厚度设计新理论;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地应力、冻土黏聚力、冻土内摩擦角、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冻结壁厚度与井帮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理论既能解决小变形问题,又能解决大变形问题,忽略弹性应变的理论公式能适用于应变达0.15的大变形情况,新理论还能准确地计算开挖土方量,为超深表土层冻结壁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变形;超深冻结壁;弹塑性;有效厚度;设计理论

考虑T应力的岩石压剪裂纹起裂机理

刘红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传统断裂理论在研究岩石压剪裂纹起裂机理时,往往仅考虑裂纹尖端应力场Williams展开式中的r1/2奇异应力项,而忽略了非奇异应力项(T应力)的影响,造成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不符。在对压剪应力下裂纹受力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T应力引入传统断裂力学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提出了考虑T应力的修正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同时考虑压剪应力下的裂纹应力传递特点,在上述准则中又引入裂纹面法向刚度及切向刚度等变形参数。最终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岩石性质和裂纹几何参数(如裂纹倾角、长度等)、强度参数(裂纹面摩擦系数)及变形参数(裂纹面法向及切向刚度)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更好地反映了岩石压剪裂纹起裂机理。算例表明由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翼裂纹起裂角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裂纹尖端相对临界尺寸对翼裂纹起裂角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T应力;岩石;压剪断裂;翼裂纹起裂角;最大周向应力准则;裂纹面法向及切向刚度

福岛核泄漏引发河湖库底泥污染及处置:实例研究

刘既明1,3,朱  伟*2,3,吴思麟1,3

(1.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2.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3.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4)

摘  要: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主要聚焦于用水安全及辐射剂量。日本环境省的调查显示水体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累积于底泥之中,用水安全问题较小,可以得到保障。就底泥放射物的辐射问题而言,由于水对 射线有遮蔽作用,水深较大的水体暂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水深较小存在枯水期的池塘则可能需要进行处理。针对这类水体的处理日本各施工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发使用了多种新的工法。本文梳理了核泄漏事故后日本政府进行或发起的水体污染调查、研究,和污染处理的决策、施工等过程,介绍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些处理工法,此外还介绍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高放射性污染浮泥的原位覆盖处理实例。

关键词:核污染处理;底泥污染;底泥处理;薄层疏浚;原位覆盖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土体干缩开裂过程研究

林  銮,唐朝生*,程  青,曾  浩,施  斌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在干燥条件下,土体极易蒸发失水收缩产生开裂,深入研究土体干缩开裂过程对准确掌握干旱气候环境中的土体工程性质响应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黏性土开展室内干燥试验,采用数码相机实时记录土体表面裂隙的动态发育过程,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取土体收缩开裂全过程。结果表明:①裂隙通常在土体表面张拉应力集中处产生,裂隙产生后周围应力场得到迅速释放并发生重排,且裂隙间倾向于成直角相交;②土体表面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可以有效反映土体收缩开裂过程中的动态特征,能为分析和预测裂隙的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参考信息;③土体被裂隙分割成不同的块区,每个块区在收缩过程中都存在收缩中心现象,且各块区的收缩中心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④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能有效识别不同图像之间的灰度特征值,能在完全不扰动土样的条件下准确获取土体表面干缩变形信息的时空演化特征,为研究土体干缩开裂动态过程及机理提供了优越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干缩开裂;数字图像相关;收缩中心;应变场;位移场

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反应特性试验研究

谢  文1,孙利民*2

(1.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  要:大跨斜拉桥结构自振频率和阻尼较低,其地震响应可能受桩基础和场地土特性的影响较大,然而目前为止,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尚缺乏相关的包括桩基础、场地土和上部结构在内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的主跨1400 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并完成了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且包括群桩、人工土和上部结构在内的试验模型,采用多点振动台试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频率成分地震作用下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斜拉桥地震响应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地震输入频谱特性密切相关;在纵向一致激励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受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不明显,在横向一致激励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主塔高阶振型对其地震响应的贡献明显;地震输入频谱特性影响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特别是在具有丰富长周期成分的Mexico City波作用下主梁竖向地震响应显著增大。

关键词:大跨斜拉桥;振动台试验;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高阶振型;频谱特性

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既有桩基承载响应物理模拟及新进展

刘松玉1,李洪江*1,童立元1,张明飞2,周志宏3

(1.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6;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3. 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核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摘  要:地下工程开挖卸荷引起的灾变问题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中国多地发生了由基坑开挖或隧道建设诱发的地面变形、桩基倾斜偏位及建筑物垮塌等灾害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简要介绍传统地下工程开挖卸荷物理模拟存在的不足,对比概述了近20 a间国内外有关基坑、隧道开挖对桩基影响的典型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小比尺模型试验和离心机试验)。重点设计提出了一种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既有桩基承载响应室内综合模拟试验装置,并对模型设计原理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开展了邻近基坑开挖对既有工程桩水平承载力影响及工程阻隔物对地下水阻挡作用影响两类问题试验研究。最后,对卸荷桩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地下工程开挖;桩基;模型试验;气压加载;卸荷桩

不同掺砾量下砾石土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吉恩跃1,2,3,陈生水1,2,朱俊高3,傅中志1,2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4;2. 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29;3.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4)

摘  要:砾石土的抗拉强度是土心墙堆石坝抵抗拉裂破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自主研制的单向拉伸试验模具,对不同掺砾量下的砾石土进行了系列的单向拉伸试验。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以下结论:在本文的试验参数范围内,砾石土的抗拉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给出了各掺砾量下土样抗拉强度与其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的关系表达式;对于处于各自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下的砾石土,掺砾量从0%增加到50%时,试样的抗拉强度从122.6 kPa减小到了49.8 kPa,且两者呈线性递减关系;试样的峰值拉应变和极限拉应变均随着掺砾量的增加而线性递减;对不同掺砾量土样的断裂能分析发现,随着掺砾量的增加,土样的抗拉能力不断减弱;在略高于最优含水率及处于最大干密度时砾石土试样的综合抗拉能力最强。相关试验成果可为实际土石坝心墙抗裂设计提供参照。

关键词:砾石土;掺砾量;单向拉伸;抗拉强度;拉应变

MBT垃圾的三轴试验结果

张振营,郭文强,张宇翔,吴大志,徐  辉,刘开富,陈  萍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采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MBT垃圾,在环境土工实验室进行了成分分析、试样制备、三轴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试验,对MBT垃圾的剪切强度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①MBT垃圾的组分主要以塑料、纺织物、玻璃、灰土和无法识别的材料为主。②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偏应力逐渐增大,轴向应变超过30%后仍没达到峰值,是一条应变硬化曲线。③得到了三轴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试验条件下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取值范围。④MBT垃圾的抗剪强度参数与轴向应变的关系可拟合为直线关系,建立了抗剪强度参数与轴向应变的线性关系表达式。⑤MBT垃圾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邓肯–张模型,得到了模型参数a,b的取值范围,建立了模型参数a,b与围压的幂函数关系表达式。研究结果可为MBT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MBT垃圾;三轴试验;应变硬化;抗剪强度参数;Duncan-Chang模型;模型参数

高地应力深埋隧道断裂破碎带段大变形控制现场试验研究

崔光耀1,王雪来1,王明胜2

(1.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2.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8)

摘  要:丽香铁路中义隧道出口平导玉龙雪山西麓断裂破碎带段围岩软弱、破碎,受高地应力及断裂破碎带影响严重,边墙大变形灾害突出,以此为研究背景,开展了4种围岩大变形控制措施的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普通加强支护措施(工况1),无法控制该段围岩变形;采用“抗放结合”控制措施,下部围岩应力释放需缓释,采用工况3(双层支护+下台阶、仰拱分开施作)方案,试验段围岩应力得到较好控制,但其工序繁琐,施工进度缓慢;采用“强支”理念的工况4(单层支护+加强拱架+预留应急加固措施)方案,最大日变形速率、累计最大变形量均最小,分别为3.2 cm/d和62.2 cm,试验段全长围岩累计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施工工序较为简单,施工月进尺可达90 m以上;考虑到平导需发挥超前作用,建议中义隧道出口平导玉龙雪山西麓断裂破碎带段采用工况4方案进行施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埋隧道;高地应力;断裂破碎带;围岩;大变形;现场试验

基于透明土技术的多孔介质孔隙流动特性研究

梁  越1,2,陈鹏飞*1,2,林加定1,2,孙志伟1,2

(1. 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74;2. 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74)

摘  要:土体作为一种特殊多孔介质,内部孔隙通道尺度与形态随机性强,导致土体渗流场中孔隙流速分布不均,即存在优势流现象。优势流是影响污染物运移、导致土体渗透变形的重要因素。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聚丙烯酸钠交联聚合物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多孔介质,并利用一种新的研究透明多孔介质内部流场的装置及方法,将绿色光源激光器、单反相机、十字滑台等组合成简易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采集不同水力梯度下透明多孔介质内部流场图像,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将得到的流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孔隙液体的流动特性。研究表明,利用自制简易PIV系统进行流场测量,实测孔隙流动结果与宏观流速吻合程度高,能够实现对流场的多点、无扰、高精度测量。研究发现多孔介质内部纵断面上的孔隙面积与纵断面所在位置有关,而孔隙面积越大,断面上的孔隙流速也越大。多孔介质内部孔隙流速分布规律大致相同,优势流速随着断面流速的减小而减小,优势流速越小,其概率密度越高,优势流动现象越显著。

关键词:透明土;PIV;多孔介质;孔隙流速;优势流;宏观流速

大型微摩阻土工真三轴试验系统及其应用

潘家军,程展林,江洎洧,左永振,徐  晗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10)

摘  要:介绍了长江科学院研制的大型土工真三轴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具有如下功能:①能够稳定的开展粗粒土的真三轴试验;②可以提供的小主应力最大值为3.0 MPa,大主应力最大值为15.0 MPa;③试验尺寸为300 mm(长)×300 mm(宽)×600 mm(高);④可按任意设定的加载过程,采用应力或应变控制方式进行三向独立加载,实现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模拟试验;⑤能获得粗粒土试样的应力变形全过程线。通过一个典型工程案例,将该试验系统应用于粗粒土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粗粒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力变形规律;得到了试样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强度参数,并对其破坏准则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大型微摩阻土工真三轴试验系统的成功研制,为深入研究粗粒土在高应力和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强度与变形特性提供了技术手段。

关键词:大型真三轴;粗粒土;应力变形;中主应力;强度特性

隧道工作面稳定性与滑移线网破坏模式研究

孙雁军1,2,阳军生1,3,罗静静1,郑响凑4,杨  峰*1,3

(1.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 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3. 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5;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和地球科学学院,荷兰 代尔夫特)

摘  要:针对隧道工作面稳定性和破坏模式问题,从保守角度将其假定为沿隧道纵向中线剖开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采用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法(UBFEM-RTME)开展分析研究,绘制了土体自重作用下地层临界失稳状态对应的隧道工作面稳定系数Ncr图表和有效间断线网(近似滑移线网)破坏模式,探讨了埋深比H/D、内摩擦角 和剪胀角ψ等参数影响规律,给出了Ncr与H/D和 影响因素的拟合公式,进一步揭示了有效间断线数目及位置分布等网格参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UBFEM-RTME数值计算配合网格更新策略并保证合理充足的网格密度,能提高Ncr上限解精度并捕获高密度有效间断线网破坏模式,其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价隧道工作面稳定性、揭示极限失稳破坏形态的主要特征,为地层预加固方案制定等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工作面稳定性;上限有限元;剪胀效应;稳定系数;破坏模式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田学斌赴广西调研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
·南自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人民政协报:源源活水拔“穷根”—水利部定点扶贫武隆纪实
·《水科学进展》2019年第3期中文摘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工程排水与加固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最新文章  
总访问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