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混凝土坝隐性裂缝探测定位技术装备
【打印】
【关闭】
一、 背景
高坝大库安全服役是事关流域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开裂为混凝土坝服役中最易危害电站枢纽运行的安全隐患,开裂风险防控至关重要。对于大坝关键部位如泄洪孔,即使宽度0.1mm以下的隐性裂缝,如果肆意发育,当遭遇超标准洪水考验时,结构由于安全裕度降低容易突然破坏。因此,为将高坝大库运行风险防患于未然,需要透彻感知结构要害区位隐性裂缝发育状况。然而,当前大范围非接触式的隐性裂缝探测尚无实用技术手段。
二、 创新成果
依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开展创新攻关,将荧光探测引入混凝土缺陷识别领域,自研环保型荧光改性激励液,取得激励液在隐性裂缝毛细吸附力驱动下,自动显影且标记放大隐性裂缝形态的突破。该荧光激励过程屏蔽了混凝土多孔介质对隐裂缝显影效果的干扰,实现了金属探测领域中荧光激励效果的反向运用。针对高混凝土坝非接触式大范围探测的工程需求,将荧光选择性激励与无人机技术融合,研发了无人机飞行喷液激励-紫外光辐射-可见光成像-标识尺定位的成套探测技术装备,实现了坝面复杂条件下1min内10m2范围0.01mm级隐性裂缝的探测与定位。
三、 取得成效及成果转化应用
高混凝土坝隐性裂缝探测定位核心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0项。技术装备在小湾、构皮滩、隔河岩等国内主要高混凝土坝进行了实战应用。协同运用紫外光辐射可见光成像无人机、荧光喷液激励无人机,通过观察-激励-探明-定位全过程飞行作业,实现了人员难达的要害区域0.05mm宽度以下隐性裂缝的探测与定位,为将大坝开裂隐患止于萌芽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