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50周年水科学国际会议在我院召开

【打印】 【关闭】
分享:
日期:2025-10-27 10:48 点击数:
字号: 【 默认


会场

2025年10月26日,由我院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以下简称“UNESCO-IHP”)50周年水科学国际会议在南京开幕。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常启德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科学司能力开发与水组织协调部门主任伊芙慈·拉赫玛、中国水利部水文司司长刘志雨致辞,我院院长戴济群致欢迎辞,副院长高长胜主持开幕式。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常启德先生致辞

常启德对会议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UNESCO-IHP是联合国唯一致力于水研究和管理的政府间计划,中国是UNESCO-IHP的积极合作伙伴和重要贡献者,期待通过此次会议,为水科学研究加入更多中国案例,将卓越的技术实践转化为具有全球示范价值的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科学司能力开发与水组织协调部门主任伊芙慈·拉赫玛致辞

伊芙慈·拉赫玛在致辞中表示,感谢中国长期积极参与IHP各项工作,与教科文组织在水科学研究、水教育培训及水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期待继续与全球同仁一道,为建设水安全世界共同努力。

水利部水文司司长刘志雨致辞

刘志雨表示,中国作为IHP的重要理事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愿与各国和国际组织携手,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的引领下,为摆脱全球水安全困境、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注入新的动力。

院长戴济群致欢迎辞

副院长高长胜主持开式

戴济群代表主办单位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代表表示诚挚欢迎,介绍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参与全球水利合作的实践与成果,希望通过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推动水文科学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政策协同,为全球水安全、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贡献中国智慧。

本次会议以“绿色水文: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为主题,7场大会报告精彩纷呈:中国水利部水文司司长刘志雨的《中国水文高质量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科技委主任张建云的《青藏高原径流变化与适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科学司能力开发与水组织协调部门主任伊芙慈•拉赫玛的《政府间水文计划:推动水科学五十年,塑造科学水政策—通过教育与能力发展促进水科学》,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的《如何构建洪水韧性社会》,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的《饮水思源—港澳水安全问题的一些思考》,荷兰国际水教育学院院长艾迪•莫尔斯的《应对水领域能力发展日益增长之需求:代尔夫特水教育学院的举措与响应》,河海大学教授、IHP 执行局特派督导余钟波的《水科学水文化助力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工发组织高级顾问刘恒、中国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主任郝钊、比利时弗拉芒斯水利研究院副院长帕特里克•彼得斯以及荷兰三角洲研究院教授王正兵主持报告会。

发布《中国水文观测史》并赠书

会议期间,由水利部水文司指导、我院编写的《中国水文观测史》正式发布,全书系统梳理了我国自古至今水文观测的发展脉络,展现了中国在水文监测领域从传统走向智能、从局部拓展至全局的发展轨迹,反映了水文观测在应对水旱灾害、支持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

据悉,会议将聚焦水文观测与实验、气候变化与水文循环、洪旱预测预报预警、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4个议题,邀请13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展开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并将产生一项标志性成果——《南京宣言:水文之基石,可持续之未来》,隆重纪念IHP过去五十年的卓越贡献,凝聚行动共识,共同强化水文科学基础、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携手构建水安全世界。

会议由UNESCO-IHP中国国家委员会、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安徽滁州现代水文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等承办。





副院长高长胜主持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