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行业新闻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科技创新引领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时代答卷
日期:2021年07月06日 08:47:44来源:转自水利部网站点击数:字号:【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正在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作为勇立潮头的水利尖兵,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科院”)成为以科技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86年的厚重历史,沉淀为一部水利科学研究的“纪录片”;不断涌现的大国重器、创新产品,刻录下治水兴水时代的飞跃与奋进。

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涌现

“十三五”以来,南京水科院坚持“四个面向”,紧紧围绕水利发展大局,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中心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强化水利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水利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江河安澜、优质水资源、良好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服务水利交通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建云院士团队提出的“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入选2020年中国科协十大前沿科学问题,这也是水利领域问题首次入选。

城市河网畅流活水水质提升关键技术,应用于苏州城区、杭州G20峰会核心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区域(上海)、上海中心城区、上海世博园区、南京、宁波、常州、扬州、镇江、常熟、深圳等20多个城市水环境治理,支撑了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参与编制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划,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大藤峡工程安全检测、高寒膨胀土地区长距离大流量供水渠道安全运行保障、引江济淮、西藏拉洛、新疆大石峡、三峡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治理保护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

这只是一个个缩影。近年来,南科院围绕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水利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取得了系列显著成果,大国重器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南科院依托于国家重点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创新团队以及重大工程等科研项目,涌现了太湖水动力环境模拟平台研发、高土石坝变形破坏机理与模拟技术及工程应用、高坝大库安全高效放空关键技术、风暴潮浪作用下海堤致灾全过程模拟及安全预测预警、长三角地区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价与水源地保护技术、全国大型水库大坝安全监管系统研发与应用等一批代表性科技成果,先进性与实用性兼备,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孜孜不懈探索擦亮“金字招牌”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实验室、通航建筑物建设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水电工程安全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一个个“金字招牌”彰显着南科院在业内的重要地位。

百炼成钢,重器成材。南科院“金字招牌”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

时光回流至80多年前,1935年1月,南科院的前身——“中央水工试验所”诞生,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水利科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水利科学的发源地和水利科学人才培养的摇篮。1942年1月,更名为中央水利实验处,先后隶属于全国经济委员会、经济部、水利委员会和水利部,负责管理水工、土工试验,水文测验和其它水利基本设施与研究事项。

建国以后,南科院不断发展壮大并数次更名,承担水利、交通、能源事业中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科学研究任务。2009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办公室批复同意其正式更名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走入南科院院史陈列馆,在这里可以深切感受到,历经大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孜孜探索、自主创新、改革求变深深刻在南科院的基因里。

八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南科院人,秉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围绕国家需求,承担了大量水利、交通、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黄文熙院士、严恺院士、窦国仁院士、沈珠江院士、张建云院士为代表的著名水利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在我国土力学、水工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文水资源等领域孜孜探索,为我国水科学发展史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

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的南科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国际科技前沿,仍在开拓进取。

始建于1983年的铁心桥水科学与水工程实验基地里,已经建成通航试验厅、离心机试验厅、渤海湾试验厅、长江河口段试验厅、白鹤滩试验厅、筑坝技术试验厅等30多座大型试验厅。斩奖颇丰的离心机等先进实验室设备令人目不暇接,长江三峡齿轮齿条提升式升船机模型、白鹤滩水电站大尺度水工整体模型等大国重器和试验平台彰显南科院的科研实力。

志存高远改革创新谋新篇

“十三五”期间承担科研项目6489项,其中国家和部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57项;

牵头承担国家重点专项项目18个、课题75个,国家水专项、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70余项。依托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协同攻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奖12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特等奖17项、一等奖48项……

抓住科技体制改革,就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一系列亮眼的科技创新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南科院加强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

2020年,南科院完成全部23项“扩大自主权”试点任务,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绩效津贴持续向科研一线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倾斜。

科技管理改革不仅做“加法”,还善于做“减法”。南科院优化精简财务报销、科研管理、会议管理等审批流程,配备科研助理和财务助理,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此外,完善实验厅室、仪器设备、科研平台的管理机制,在研究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将科研人员从科研之外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潜心科研工作。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十三五”期间,南科院累计130余人次入选国家、部省级人才工程或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有8人分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14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国家科技荣誉称号;1人荣获“科学探索奖”,是全国50名获奖科学家之一。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着力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动学科转型升级和新学科拓展,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发展顶层设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持续动力……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南科院新一轮科技创新施工图正在加快落地。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农民日报:水力量描绘人水和谐的“三生”美景
·中新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数十年专攻“水”研究
·法治日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积极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李国英主持专题会议研究北京和雄安新区防洪安全保障重点工作
·水利部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
最新文章  
总访问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