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
>专题信息>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水循环的影响机理和水资源安全评估>研究成果
简报七: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研究课题黄淮海流域科学考察
日期:2011年09月22日 20:13:01点击数:字号:【

    2011年4月22日-30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水循环的影响机理和水资源安全评估”第二课题“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课题负责人严登华教高和总工程师裴源生的带领下,展开了为期10天的黄淮海流域科学考察活动。考察团成员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东华大学等单位,共有30余人参加。
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黄淮海流域典型地理区域的考察,增强课题组成员对流域的感性认识,全面了解黄淮海流域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水资源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了解“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系统和流域内重大水利工程布局等情况;识别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了解流域在国家旱涝综合应对方面的重大战略地位;收集部分资料,为课题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考察团于4月22日早上从南京出发,首先沿淮河流域从东向西行进,途经淮安市、蚌埠市、阜阳县、驻马店市、桐柏县、南阳市、淅川县、栾川县、郑州市、固原县、宝鸡市、太白山、嘉陵江源头、咸阳市泾阳县、西安市、华阴市等16个县市,考察了黄河湿地、淅川湿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秦岭、淮河发源地桐柏山、嘉陵江源头等黄淮海流域的典型生态系统,采集了部分土壤、植被样品,并与当地专家进行了座谈。4月30日,课题组圆满完成了本次考察,从西安返回北京。
    考察团10天里行程4000余公里,对黄淮海流域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通过此次考察加深了课题组成员对黄淮海流域的整体感性认识,知行结合,修正了课题组成员对流域的“想象印象”;对流域内典型自然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收集了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植被样本,选定了部分实验点;通过对流域内重大水利工程、大型灌区等重点地区的实地考察,初步建立了流域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对黄淮海三大流域的区域差异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为课题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总访问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